2020年1月16日,由稀有院設立的“新材料系列講座” 第一期在院集團1號樓203會議室成功舉辦。“新材料系列講座”,是稀有院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的一個重要載體,旨在對標國家創新中心,持續、規范地吸引在國內外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專家和學者來院進行學術交流,活躍稀有院學術氛圍,促進稀有院在新興學科領域的形成和發展。通過舉辦“新材料系列講座”將進一步強化稀有院與國內外科研院所的學術交流和合作,加快稀有金屬材料人才培養基地與國際交流合作基地的建設,提升稀有院的學術研究水平和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本期講座邀請了大連理工大學董闖教授作了題為《合金的類分子成分式與機器學習》的學術報告。稀有院全體科研人員及院集團相關科研人員參加了本期講座,院集團副總工程師趙永慶教授、稀有院副院長張于勝教授出席講座。
講座上,董闖教授就團簇加連接原子模型及機器學習方法作了詳細介紹,并以鈦合金、不銹鋼等典型工業合金的化學近程結構為例闡述了合金成分配方的根源。本研究,借助團簇加連接原子模型,目前已澄清了一系列工業合金的成分規律,并研發出性能優異的合金材料,例如核燃料包殼用耐熱不銹鋼和低彈模量生物鈦合金,以及具有耐高溫特性高熵合金等。后期,將機器學習與合金成分式相關聯,可進一步提高成分優化的效率,達到成分和性能的完美匹配。
講座介紹后,張于勝副院長在總結發言時指出,本期講座前瞻性強、涵蓋面廣、理論功底深、適用性強,對稀有院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借鑒和指導意義,并對董闖教授的精心準備和辛勤講解表示感謝。隨后,張于勝副院長向董闖教授頒發了“新材料系列講座”受邀嘉賓榮譽證書。董闖教授對受邀參加此次講座表示感謝,同時對稀有院的科研工作也給予了高度肯定。雙方表示今后將在新材料研發、項目申報等領域加強交流、深化合作、相互促進。
與會科研人員普遍反應,此次講座內容豐富、想法新穎、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對今后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現場交流互動踴躍,學術氣氛強烈。